建造商會調查:業界中短期信心達疫後低點 三成參與調查者預料公司無法生存 (17:41) – 20250123 – 港聞

香港建造商會去年11月至12月向237間商會會員公司發出問卷,進行建造業營商指數調查,約半回應。商會今日(23日)指調查結果顯示,業界對短中期營商前景的信心明顯下跌,為疫情至今最低,近三成受訪者預計,未來工程量及溢利無法支撐其公司生存,較去年增約一成。

信心評分滿分為10分,調查結果顯示,商會會員對建造業的短期(1至2年內)信心評分下降至5分,中期(2至5年內)的評分下降至5.7分,為疫情期間及復常後最低,而長期信心評分則較去年略升,達6.5分。

會方解釋稱,業界總體面臨建築成本、人力資源老化以及法例法規不斷收緊三項挑戰。被問及未來12個月內的經營挑戰,有七成受訪企業回應稱最大的經營困難是工程量不足,接著的兩大問題分別是人力資源和資金周轉,以及主合約風險及與法律相關事宜。

建造商會會長林健榮認為,現時本港經濟環境面臨各種挑戰,建築業私人投資減少,而政府資金亦無法完全填補缺口,導致工程量下跌。翻查去年同期調查結果,發現去年報呈的三大挑戰為人力資源、建築材料價格上升以及勞工老齡化。就工程量不足的問題,林健榮提及現時大型工程採用的「設計與建造」合約方式的投標趨勢對大型承建商有利,期望政府能將大型工務工程項目分拆推出及招標,並改善程序以提高建築項目的審批效率。

會方強調,有近八成會員認為建造業工人持續老化,加上人口減少,導致招工成本增加;另有逾六成會員表示工人老齡化會導致生產力下降,呼籲政府適當放寬輸入外勞限制,如擴展至私人工程項目,以及容許公司內不同項目靈活調配輸入勞工。林健榮認為,可以促進與灣區互聯互通,促進兩地人員技術標準、工作技能及資格的互認。

林認為,政府、企業及行業協會應共同努力,包括提升勞工質素、加強技術創新、改善工程項目管理流程等。政府亦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助業界度過難關。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建造商會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