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等關稅」落地後,市場關注中國當局如何出招應對,中國銀河證券預測,25至50基點的降準很有可能在4月政治局會議前後落地,進一步支持信貸擴張,並節省銀行成本,緩解淨利差壓力。20基點左右的降息也可能在5月或6月到來,並引導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跟隨下調。如果更兼顧匯率穩定,央行也可能採取不一樣的降息,即保持政策利率不變,單獨引導5年期LPR下行,實現降低融資成本。
另外,3月MLF(中期借貸便利)的續作時隔一年重回淨投放,當月買斷式逆回購同樣實現淨投放,銀河證券認為這是重要的政策信號,代表流動性已掠過最緊張時刻,是貨幣重啟寬鬆的序曲。當下的 貨幣政策就像站在十字路口,第二季將逐步完成切換,走向實質寬鬆。
銀河證券報告指出,當下中國的貨幣政策站在十字路口,市場將目光再次聚焦中國4月底即將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期待中國的逆週期政策助力自身經濟增長的確定性,為全球的不確定性注入來自中國的確定。
銀河證券認為,展望第二季度,內部和外部可能都將出現新的邊際變化。從內部來看,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可能給中國出口帶來一定衝擊,中國經濟增速可能階段性放緩,並面臨一定的就業壓力﹔從外部看,基準假設下,美聯儲將在6 月再次開啟降息,匯率壓力可能隨之緩解。中國貨幣政策是多目標制,內外兼顧之下,天秤可能將 向經濟成長和充分就業傾斜,目標排序再次完成切換。
該行指,4月即將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也可能推動現有財政政策加速落實,意味著這政府公債發行的節奏可能在第二季進一步加快,為後續新一輪增量財政政策留足空間。
至於對投資的影響,中國「充足的儲備工具和政策空間」與來自外部的衝擊形成有效對沖,基本面有望保持穩定,疊加貨幣政策逐步轉向實質性寬鬆,中國股票市場將保持回升向好勢頭。以確定性擁抱不確定性,內需、科技仍是主線。
固收方面,第二季貨幣政策的寬鬆預期將更加明顯。雖然基本面偏弱和增量政策預期偏強形成對沖,但政策在「攻守兼備」邏輯下定力較強,債市做多勝率提高。
匯率方面,對人民幣的衝擊將弱於2018年,短期人民幣可能圍繞7.3震盪。該行認為,中美利差仍是美元兌人民幣匯率維持基本穩定的堅實基礎,匯率定價將從貿易視角(經常帳順差)轉向 更全面的基本面視角(經濟韌性)。
Comments are closed,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