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 web page counters

【娛樂場】旨呈《生死音樂會》 用生命影響生命 – 20250330 – 娛樂

【娛樂場】旨呈《生死音樂會》 用生命影響生命 – 20250330 – 娛樂
15

經歷與別不同告別式

是次《生死音樂會》是生死教育的意義延續,旨呈解釋由於是出售門票形式,故不能在殯儀館舉行,搬到藝穗會不一樣的場地,仍有參與喪禮的感受,他會將殯儀館的布置搬上舞台,觀眾在台下有仰望的感覺,會感受在死亡盡頭,人是如何渺小。這個音樂葬禮體驗,集生死教育、葬禮及音樂會,讓參與者能夠跳出人生的既定框架,經歷與別不同的告別式。

盼觀眾將遺憾放下

旨呈提到上次的殯儀館音樂會,讓他最大啟發是每個人對喪禮有不同感受,有憤怒、哀傷、無奈及遺憾,亦有開心的,廣東話最能帶動不同情緒,他曾在社交媒體讓大家分享喪禮睇法,有人選徐小鳳的《喜氣洋洋》,也有人揀李蕙敏《你沒有好結果》,原來喪禮不單止懷念。他最想觀眾到場共同經歷不同情緒,「大家透過音樂會或分享正視自己的遺憾,每個人都有遺憾,抱住遺憾終老。曾經沒有盡力做好一件事,曾經沒有好好道別,或沒有跟自己好好講句多謝。大家搵到自己的遺憾,最後釋懷,一齊將遺感放下,繼續自己的人生,正如電影《破.地獄》所講『不止死人要超渡,生人也需要破地獄,生人都有好多地獄』」。

5末期癌症患者任嘉賓

旨呈選《係咁先啦》(永別版)為今次音樂會主題曲,邀請了5名將面臨死亡的人擔任嘉賓,他們是末期癌症患者,不久於人世,音樂會上舉行生前喪禮,他們也會上台分享將走完人生路的感受。旨呈說:「是次音樂會的核心就是用生命影響生命,我用了很長時間邀請這5名嘉賓做這場生死分享,為人生作總結,屆時更會有生前喪禮,沒有人在音樂會這樣做,我並非要eye catching,是希望音樂會更有意義,生命影響生命,我哋要珍惜每個時刻、每個在身邊出現的人。」

旨呈早前坐靈車帶棺材落區,在旺角「靈車Busking」,他分享感受,稱原來香港人對靈車與棺材並非想像中忌諱。他最難忘是有人點唱姜濤的《Dear My Friend,》,對方分享自己是情緒病患者,曾萌生輕生念頭,每次是朋友與音樂給鼓勵,能繼續行落去。旨呈邀請對方上靈車坐,他唱《Dear My Friend,》,並送出音樂會門票,希望給他更多鼓勵。

場地:香港藝穗會

日期:4月4日晚上8時,4月5日至6日下午3時及晚上8時

Comments are closed,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