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 web page counters

流亡美國香港少年開始就讀大學 沒帶仇怨誓要活好每一天

流亡美國香港少年開始就讀大學 沒帶仇怨誓要活好每一天
8

因參與網上惡搞習近平於兩年多前遭香港國安警員調查而最終逃亡美國的15嵗香港少年-易碎君,近日在美國展開人生新的一頁,正式開始就讀大學,攻讀電腦課程。在這顛沛流離的孤獨人生旅程中,他無怨無悔,不欲帶著仇恨過活,從關心身邊流亡美國的港人做起,希望在學有所成後,回饋美國,貢獻社會。

化名“易碎君”參與網上惡搞習近平 盼幽默搞笑引起大衆共鳴

當不少香港青少年還在做豆芽夢,迷失於戀愛的患得患失,又或沉迷在網上遊戲時,化名易碎君(Fragile Bard)的15嵗香港少年,早已經是一名網絡惡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參與者。在Youtube 一個名爲“乳透社”的頻道上,可以觀看到衆多惡搞習近平的笑片,有習近平參與電視台歌唱比賽節目被嘉賓評判戲弄,也有各式各樣的“辱包”片段。

不過,取笑國家領袖這些在民主國家中普通不過的事情,在“港版國安法”2020年中通過後的香港,會否仍能被容忍?易碎君這位在2022年還是15嵗的香港青少年認爲,當局還有其他重要案件調查,他們這些不起眼的小孩玩意,排隊接受調查還來日方長。

易碎君收到香港國安警員的電郵。(圖片來源:被訪者提供)

易碎君收到香港國安警員的電郵。(圖片來源:被訪者提供)

易碎君近日接受美國之音中文部的視頻訪問時,回顧了當時這種僥倖心態未免有點過於樂觀,同時也詳細談及了他被國安警察調查半年後來到美國,在美國公立高中學習,再到兩年後今天正式就讀大學,展開人生新一頁過程中的種種辛酸。

他首先提到惡搞習近平的初衷,指出以幽默搞笑的方式,去訴説講解一些嚴肅的政治話題,才能引起大衆共鳴。

易碎君說:“我會覺得,你惡搞其實有時都是一種很有力的表達方式,有時你不一定需要很認真去說一些很嚴肅,很無聊的話題。老實說,並不是每一個上網,甚至那些翻牆出來的中國人,也會對這些政治的東西有興趣,很多也是對政治冷感。但你如果可以將它包裝得好看的話,你用幽默作為一個媒介,你將訊息那些事實,將那些資訊,將那些背景資料,給予他們,那麽這樣是可以感染很多人的。”

香港國安警員2022年2月上門調查 最終無奈逃亡美國

不過,縱使是隱性埋名參與,看似安全的網絡表達,也最終證明這位當時還未成年的香港青少年的想法是錯誤的。2022年2月10日早上清晨6時多,五名國安警察到訪家中門外要求調查,被驚醒不知就裡的母親還反諷地對他們說要報警處理。

在網絡上參與惡搞習近平。(圖片來源:被訪者提供)

在網絡上參與惡搞習近平。(圖片來源:被訪者提供)

涉嫌觸犯“煽動罪”被帶回警署調查一個早上後,易碎君被釋放。他說,自此國安警察不斷滋擾他,要求他做“綫人”,希望能夠找出更多“乳透社”幕後的參與者。他按捺不住這種不安的情緒,最終在英皇書院完成了中四學業課程,在被上門調查半年後的暑期,在兄長的協助下購買一張前往三藩市的機票,獨自飛往美國尋求政治庇護。

寄居美國白人家庭受善待 政治分歧下能互相尊重

在這兩年期間,他被美國移民羈留所羈押了三個多月,並前後分別在兩個家庭中寄養居住。易碎君說,在其後的美國白人家庭寄養生活中受到善待,感到溫暖,使他重新振作起來。他除了介紹香港的情況外,在談論美國政局時,也感受到縱使大家觀點有所不同,但也能互相尊重對方,這一點與昔日在香港時被親政府建制人士標簽為“黑暴”與“蟑螂”等極度侮辱的標語言詞,有著明顯的分別。

他繼續說:“起碼願意聽我說,願意聽我說這一點,甚至我們的政治觀點,有時候在交流上有點不同,他們比較偏向民主黨,完全很反對共和黨與Trump (特朗普),我是比較中間偏右,我的政治立場,就算我與他們的政治觀點不同,就算有意見不同,他們不會因為這樣去說一些貶低我人格,或者要故意做一些東西,在他們另外兩個小朋友面前去羞辱我,或怎麽樣,是不會有這些事情發生的?”

9月開始攻讀大學電腦課程 望畢業後貢獻美國社會

在他生日之時帶他到洛杉磯迪士尼慶祝游玩,希望他能暫且抛卻煩惱,這些可能只是物質上的一種安慰。對易碎君更為重要的,這個白人家庭與他一起觀看香港“時代革命”影片,瞭解到香港的狀況,給予他精神上的安慰,使他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路向,並且不再自暴自棄。在今年的9月份,易碎君開始了人生的新一頁,正式就讀大學攻讀電腦課程,希望將來畢業後學有所成,貢獻社會。

他繼續說:“Computer science(電腦學科)主要原因,我覺得現在未來科技發展越來越重要,中國幾十年來,六四之後幾十年也沒有再有任何大規模反抗,但在(20)22年尾那時,(出現了)白紙運動,白紙運動那些年輕人是如何獲得有關中共不好的資訊?如何組織起來?那便是網絡,所以其實我們是不可以低估互聯網對於政治乃至於整個世界的影響力,因此我期望會學習到更多這方面有關科技,也希望將這些技能與知識應用在爭取民主自由的運動上。”

對比香港英皇名校與美國公立高中學習經歷 後者沒有相互攀比

曾經身為香港傳統名校中學英皇書院的學生,在來到美國後在這兩年期間,也入讀過兩家公立高中,易碎君親嘗了兩地學校文化風氣的對比。他感概地說,差異實在很大,並且用“自由”兩個字概括了他對美國高中在選科追求知識方面的差異。

易碎君仍在香港英皇書院就讀時。(圖片來源:被訪者提供)

易碎君仍在香港英皇書院就讀時。(圖片來源:被訪者提供)

他解釋,為了在學術上挑戰自己,在高中時已經選修了五個獲得大學承認學分的科目,省卻了不少自己的金錢與時間。但重要的是,在美國公立高中的學習文化中,他看不到同學間互相攀比,學習能力高一點的可以選擇艱深的課程;同樣,能力比較平庸的也可快樂選擇自己喜歡的科目,兩者之間沒有比拼,更不會存在踩低別人從而抬高自己的文化。

易碎君回答說:“是完全沒有,甚至可以說在成績表中式不分排名,但以前我在香港上學時,相差一兩分也可以喧嘩,一堆人在看大家的試卷,你這題答對;我這題錯了!可惜啊!我比你高分,大家很喜歡這些,以前在香港讀書,一整天會有這些情況。”

不否認入讀英皇曾有驕傲自滿 但最終領悟普世價值來得重要

他進一步解釋,這現象其實代表了成績差的同學,便可以被取笑,可以被踩貶,在香港的學生早已經習慣了這個思維;倘若某學生出自名校,他會被標籤為很棒,是學習能力高的好學生,這是名符其實的弱肉强食文化。

在回顧自己當初被派進這家香港傳統名校時,易碎君不否認確實存在過“驕傲自滿”的感覺。但他反問說,難道入讀名校便自此一世無憂,不需要努力準備應付公開文憑考試,其實這僅是人生一個起點而已。他認爲,尤其曾因參與過政治相關活動,個人更明白名校的所謂標籤效應,只是虛名不切實際的一些自我滿足感而已。

易碎君繼續說:“你這樣(强調名校)的話,那麽那個重點就去了那裏?那個重點就會全錯,其實我會慢慢地越做越發現,讀名校你也要吃飯,你也要睡覺,是嗎?你也需要言論自由,你也需要,你也想投票,大家雖然是人,人或有些能力智商或智慧上有可能有高一點,有些可能低一點,但問題大家那個普世價值都應該是要類似的,我會覺得。”

無獨有偶,扣門希望子女入讀名校,不僅是香港父母的做法。香港傳媒近年報導,透過“高才通”到香港的中國大陸專業人士,也希望為跟隨移居的中國内地子女,同樣能入讀香港的名牌中學。有香港家長特意為子女報讀多項興趣班,應對“高才通”子女的競爭。

香港社會功利 入讀名校方便利用關係 謀取好處

入讀名校的風氣,伴隨了幾代的香港人,歷久不衰,現時競爭者當中更加入了來自中國大陸的新移民。易碎君不否認的說,香港這個功利社會,從來就是唯利是圖,而進入名校的其中一個好處,就是方便建立並利用關係,為畢業後謀取好處。

易碎君繼續說:“因為有樣東西,在政治學叫做patronage system (政治酬庸)。簡單來説,人是喜歡聯群結黨,也喜歡自己人,你英皇其實作為一家名校,在社會上也有很多名人,是那些很高職位,很高權勢,很有錢的人,也有很多很成功的人。當你有一個共同身份,你可以拉近你與這些成功人士距離時,你到時候說要去幫他們做事,或由他們身上去獲得一些關係,一些人脈,也會方便很多。”

這種關係比知識更為重要的論調,早前也在香港奧運金牌劍擊運動員江旻憓凱旋回港後迅速加入香港賽馬會工作,事件引起公衆一陣熱議。其上司馬會執行總監譚志源回應提問時,抛出一句“識人好過識字”作回應。這位昔日的香港前政制及内地事務局局長說:“現在識人好過識字,你真要培育好的關係、建立聯繫網絡,重要的是你要在很早期便開始建立。”

入讀名校不是問題所在 問題是否依附既得利益集團謀利

易碎君倒不認爲追求入讀名校的風氣,是禍害了整整幾代香港人;相反,進入了名校後,是造福社會;還是遺害人間,才是問題癥結所在。

易碎君繼續說:“我會說,入名校這種風氣美國也有,甚麽哈佛,史丹福,那個(父母)不想自己子女入讀?但問題是,你入了名校後,你的目的如何?你想做社會棟樑,還是你想做一個既得利益者,你要做利益集團,然後做寡頭打手,去剝剝削其他人,去拿取其他人便宜,找其他人笨,這才是問題所在?真正有問題的,並不是入讀名校這個心態。”

他進一步說,入讀名校可以是出於學習卓越知識的動機,想接受更好優質教育,實踐理想,這一點並沒有問題;但若帶著贏家弱肉強食心態,要統治其他人,要打低所有對手,這心態便是問題根源。易碎君續說,正由於過去香港一直民主制度薄弱,再加上港人族群的身份認同感並不强烈,因此,便造就了一些空間,讓一些只顧個人私利的港人,游走於利益之間,哪裏有利益升官發財,便往哪裏阿諛奉承。

記者列舉了前香港特首梁振英也是英皇書院的畢業生,而昔日80與90年代不否認外界給予民主鬥士的香港從政人士,很多都是傳統中學名校出身。爲何這些昔日香港名校的天子驕子,曾經在社會上獨領風騷的名人,在2019年社會運動及隨後2020年“港版國安法”通過後,已消失得無影無蹤?是名校“錯誤”培養了人才?還是香港根本沒有這個追求公義的土壤?

香港土壤也有孕育公義養份 也有烈士願意犧牲

易碎君反對有關香港不如南韓,緬甸或菲律賓等地,未有出現民主烈士的説法。他說,香港其實也有烈士的。

他說:“首先我有點不認同,就是其實香港也有烈士的,例如(2019年) 6月15日在金鐘跳樓身亡的梁(凌杰)義士,又如(2021年) 7(月) 1(日)刺警案的(梁健暉),其實很多烈士都會自願犧牲,我會認為就算香港社會那個唯利是圖,那個氛圍都比較重,還是會有些很愛香港這個地方,很關心身邊人的人,他會願意為社會,願意為香港這個地方而犧牲。因此,香港做得比南韓差,或者做得比菲律差這個講法我並不認同。”

英皇學生2019年也有在校内參與反修例運動

他更回顧到,在2019年反修例社會運動期間,當時就讀的英皇書院學生也有參與其中。他舉例說,如有學生舉辦人鏈手拖手活動,在校内張貼很多海報,當年的十月一日中國國慶日升起國旗,有學生舉起橫福,原本在唱中國國歌時,同學們更高唱現時已經被禁制的“願榮光歸香港”歌曲。

易碎君回憶說,當時校方甚至要求學生棄權退出校際辯論比賽,因爲辯論題目是“你認為應否將解散警隊列為新的訴求?”。他列舉衆多例子,證明傳統名校學生並非清一色唯利是圖,也有衆多是追求公義,站在社會大衆的一方。

擔憂國安教育對小學生洗腦 在新一代植入服從意識

提到目前進行得如火如荼的國安教育時,這位昔日的英皇書院舊生說,不僅是中學生,就連小學生也難逃香港一些斷章取義的“洗腦教育”,導致大部份學生對社會事情產生了先入為主的看法,也使他們成長後難以更改。易碎君批評說,現在的香港小學生被灌輸“2019年發生大型暴力事件”,“有壞人企圖推翻政府,所以大家要珍惜目前穩定,要維護國家安全”的思想概念。

他說:“但這些小孩,其實對前因後果經過發生過甚麽事,他們會明白嗎?那逃犯條例,‘送中’是甚麽?721(事件與) 831(事件)是甚麽?他們會知道嗎?學校不會教的,但他們吃飽飯沒事做,不會無故走去Google下,到底發生了甚麽事?不會這樣的,結果就會使到一個服從的message(訊息)會plant(植入)了在所有未來香港下一代人的潛意識内,我會這樣說。”

嘆息昔日同學好友永別 理解留港投共是正途

正值香港政府銳意輸入中國專才補充過去幾年因為移民海外而流失的人口,在可見將來,隨專才父母而來的中國大陸學生也會源源不絕補充流失中的香港學童數量。香港土生土長的學生,在此背景下應如何自處,逆來順受會否是唯一正途?作為流亡學生,易碎君如何看待仍然留在香港的同輩?他卻頗有感觸地提到一位保持聯絡多年的前英皇書院同學,就在幾個星期前對他明言友情到此爲止。

他說:“(他說)以後我們不用再聯絡,因為以後在香港又‘紅’又‘專’,才可以發達,未來香港只會越來越走近中國,所以他繼續Keep(保持)我contact(聯絡)都沒有用處。簡而言之,真的說,我們以後就到此爲止。你不要阻止我投共,就是這樣,就是這個意思。……也不意外,既然他留在香港,他有膽量與我保持聯繫,還可以留在香港嗎?老實說。難道他不怕讓國安(警察)早上6點Morning Call(拍門要求調查)嗎?”

不帶仇恨過活 努力讀書 幫助離散同路人

回首前塵,經歷過非一般香港青少年所能理解的流亡生活,已長大成人的易碎君說,雖然他因為那次國安警察登門調查,加上種種不足爲人道的壓力,患上了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創傷壓力後遺症),來到美國後需要服藥接受心理治療,但他倒沒有痛恨香港警察過活,並誓言要努力讀書,幫助其他政治逃亡到美國的香港人。他最後說,這樣才活得有意義。

他說:“因為老實說那些國安(警察)也知道你憎恨他們,難道他們不知道嗎?是嗎?我記得有個香港警察(在20) 19年有句説話很有意思,‘你們是否真的那麽憎恨我?’我還記得這句説話。是的!是的!當然憎恨!他們(警察)自己也明白。但問題是我們現在就是一個這樣僵著的狀態,我們下一步是否要繼續僵著?僵持多10年?20年?30年?……..正因為這樣,我們目前最需要的是希望,希望不一定是從天而降下,正如有句説話所説,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那麽不如我們先做好小事,我們關心好身邊離散香港人,我會覺得這樣做,才是對於中共,對於香港統治,做到最大的反抗,因為你create(開創)一條後路讓大家離開。”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