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屬鼻咽癌高發地區。中大醫學院今日(13日)表示,團隊研透過DNA測序,識別血漿樣本內的鼻咽癌癌細胞釋放的「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DNA分子特徵,以更精確識別潛在患者。學者指出,透過該辦法可成功識別97%的鼻咽癌患者。
中大醫學院化學病理學系助理教授林偉棋指出,本港的鼻咽癌發病,近乎均與感染EB病毒有關,惟並非所有類型的EB病毒均會致癌,關鍵在於識別EB病毒DNA分子特徵,找出真正會導致鼻咽癌的類別。
他指出,團隊早前已可透過傳統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技術,檢測病人血漿中是否帶有EB病毒DNA;現時則透過DNA測序技術進一步分解該DNA,通過判斷DNA分子的大小、末端序列等特徵,可精準找到血漿EB病毒DNA檢測陽性人士中的鼻咽癌高風險人士,可找到97%的鼻咽癌潛在患者。
中大醫學院化學病理學系系主任陳君賜指出,目前本港主要透過鼻腔內窺鏡等形式篩查鼻咽癌,鼻稍有不適,都要轉介到專科門診,發現時多為中晚期;未來患者則只須抽血,透過PCR檢測血漿,找出EB病毒DNA陽性者再進行DNA測序,即可識別鼻咽癌潛在患者。
林偉棋表示,血漿檢出帶有有關分子特徵者,鼻咽癌的發病率是未檢出者的87倍,潛在患者應更頻繁地接受內窺鏡等檢查,以在發病時第一時間干預。他強調,及早干預或可減少化療,而存活率亦可提高約十倍。
至於EB病毒的成因以及攜帶者數量,林偉棋指出,逾九成五成人都曾感染EB病毒,該病毒多由母嬰傳播,而在免疫力低下時,有5%人士會重新呈EB病毒陽性,這部分人士仍須再做測序才可明確是否會患鼻咽癌。
陳君賜透露,目前公私立的醫生已經可以轉介有需要者接受檢測,未來會進一步推展計劃至其他種類的癌症。至於基因測序的成本,陳表示,PCR技術已經交由醫管局,所有醫院已在使用,成本為數百港幣;而基因測序技術則較貴,成本大約2000元左右。林偉棋補充指,DNA測序現已在一家私家醫院應用,公院醫生則可以轉介病人進行自費檢測,但會有優惠,價格在1000元左右。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鼻咽癌 中文大學 陳君賜
Comments are closed,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