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 web page counters

社協倡放寬公院費用減免入息限額 自動豁免擴至75歲以下領長生津者 (14:14) – 20250330 – 港聞

社協倡放寬公院費用減免入息限額 自動豁免擴至75歲以下領長生津者 (14:14) – 20250330 – 港聞
15

政府公布公營醫療服務收費改革,包括急症室收費、住院服務、專科門診、藥費等加價;與此同時放寬費用減免機制門檻,並引入無需審查的全年一萬元封頂。社區組織協會表示,雖歡迎當局放寬費用減免機制,但認為入息及資產限額水平仍需調整,並建議擴闊醫療費自動豁免對象,以簡化流程、減省行政工作。社協也建議,為中下階層設較易觸及的5000元「封頂」界線。

年過60歲的謝婆婆與兒子共同生活,兩人各自於醫院看三個專科,每人每月平均醫療費達一兩千元,但隨著新收費落實,相關費用將倍增至五六千。

雖然當局提出放寬申請醫療費豁免門檻,但從事清潔的謝婆婆,連同其子任職保安員的收入,兩人月入共2.3萬元,仍高於優化後的二人家庭收入限額,無法獲得醫療費減免,希望當局可再調整門檻。

72歲的蕭生跟太太合計要看逾10個專科,他指以往申請醫療費減免,手續繁複,也要申請很多文件,「搞豁免好難」。他正申領長生津,此前已通過相關資產審查,促政府將申領長生津、75歲以下長者納入自動豁免醫療費的對象。

社協副主任施麗珊表示,在政府公布改善後,收到很多街坊意見表達憂慮。她指出,當局雖提出優化醫療費減免機制,惟入息限額仍採用住戶入息中位數劃分全數及部份減免醫療費用,較易令有工作的一二人家庭未能受惠,建議當局改用從事經濟活動家庭住戶每月人息中位數計算。

若以社協建議的方法計算,一人家庭獲全免限額為17250元、部分減免則為23000元,兩者均高於當局優化方案下的7575元及15150元。

施麗珊又指,現時自動醫療費豁免只限於綜援人士或75歲人士,建議應擴闊至已通過其他部門經濟審查的人士,包括正領取長生津及職津的人,以減省行政、社工工作量,也便利基層就醫。至於符合減免資格、並成功申請獲批人士,社協也建議在其申請獲批後,同一家庭的其他成員可在減免期間同樣受惠。

就引入毋需審查的全年一萬元醫療費用封頂,施麗珊指相關水平對基層而言較高,會帶來經濟壓力,建議新增5000元「封頂」界線,並可以在減免機制中獲部分減免的人士為受惠對象。

公營醫療服務收費改革尚包括急症室收費、住院服務、專科門診、藥費等加價,記者會上也有不少街坊明言各類加價會窒礙他們求醫。57歲的莫太提到,其丈夫今年初接受腎結石手術,出院時醫生叮囑他如小便有血、血量多要到急症室求醫,但當丈夫出現上述情况仍為節慳180元沒到急症室求醫,倘未來費用上調至400元,她說:「更加不會去。」她稱理解醫療費用或需上調,但希望政府減低加幅。

62歲的陳婆婆則正在輪候照腸鏡及電腦斷層掃描,她說如要按項收費,或會主動跟醫生要求不做相關檢查,「50元也大過天。」她同時在醫院多個專科,考慮到未來覆診費用及藥費加價,或令其醫療費倍增,她說屆時亦會嘗試請醫生減少處方的藥物及藥量。

相關字詞﹕公營醫療收費 社區組織協會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

Comments are closed, but trackbacks and pingbacks are open.